热点导读
 ·知名艺术家集粹
 ·十届国展获奖及提名作者网络展
 ·春之韵---陈春书法 陈曼丽书法
 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画 >> 正文
国画大师潘天寿诞辰120周年,“承包”了中国美术馆
文章来源:中国bt365手机官方网址shufa.com   【 】   时间:2017-5-3

20世纪50年代潘天寿与国画系学生在杭州景云村寓所

    中青在线北京5月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今年是中国画大师潘天寿诞辰120周年,“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今天下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来自潘天寿纪念馆、中国美术馆等馆的120余件潘天寿作品,占据了中国美术馆的5个大厅,堪称近年来最大规模。

    本次展览从“高风峻骨”“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荡山花”“守常达变”“饮水生涯”六大板块来梳理、呈现潘天寿的代表巨作、手稿文献和卓越的笔墨成就。

    潘天寿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他把民族绘画提到关乎一民族、一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高度,认为“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

    作为艺术家,潘天寿直面现代之挑战,接续优秀传统之正脉,倡导“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力创沉雄奇崛、浩大刚正的画风;以其风骨遒劲、清朗明豁的宏章巨构,在千年中国画史中独树一帜。

    作为教育家,潘天寿是中国画和书法现代教育的奠基者,在西风东渐中力挽狂澜,以宏博的视野、坚定的毅力,建构起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得以教习与传承的人文系统。

中国美术馆潘天寿展览现场

    在新闻发布会上,潘天寿之子、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潘公凯说,父亲一生都在为中国画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在上世纪30年代就认为中、西方绘画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两大高峰;在50~60年代又一再呼吁“对民族艺术要有自信”,“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

    那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在20世纪西学东渐的大环境中,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之下,他的文化自信是从哪儿来?潘公凯认为有两个重要的来源:

    一是潘天寿对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切理解与热爱。他自幼读私塾,国学是他的根底。“四书五经”对他来说不仅是知识,而且是道德准则,是毕生实践的人生理想。“诗、文、书、画”是他从小热爱、不离不弃的生活内容。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是他一生遵循、知行合一的人生底色。

    二是潘天寿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有长时期深切的考察与判断。他19岁时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所学校是“五四”运动在南方的重镇,校长经亨颐和教员李叔同、刘大白、鲁迅等人,将西方的哲学、文学、自然科学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认识世界。这样的知识结构,使潘天寿能够在十几年的艺术生涯中深入地研究比较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本次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共同承办。(文化副刊部编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 防骗提示 |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bt365手机官方网址 以海量书法、篆刻、国画信息为基础,倾力打造中国书法第一门户!

鲁ICP备14012611号 留言反馈